隨著現代企業經營模式的多元化,許多企業為了因應市場需求與營運彈性,除了僱用全職員工外,也會僱用部分工時勞工。勞動部日前特別提醒,排(輪)班之部分工時勞工,即使非每日出勤,只要雇主與勞工持續具有僱傭關係,就必須於勞工到職當日申報參加各項保險,並持續投保至離職為止。人資部門在處理勞工保險加保作業時的關鍵注意事項有哪些呢?
身為 HR,你是否也遇過這樣的困擾?
場景一:連鎖餐廳人資主管 「這幾位PT這個月只排班15天,我們是不是只要保15天就好?」是不是時常聽到第一線人員誤以為PT都是按天計算?
場景二:零售業店長 兼職工讀生阿華週一到週三上班,週四到週日休息。該怎麼處理他的勞保?每次排班結束就退保,下次排班再加保,這樣可行嗎?
場景三:飯店業HR 月底被勞檢員開罰單時才發現,原來部分工時員工的保險處理方式完全錯誤!4倍到10倍的罰鍰讓老闆氣到跳腳…
這些熟悉的情境,正是許多 HR 面臨的真實寫照。隨著現代企業經營模式的多元化,許多企業為了因應市場需求與營運彈性,除了僱用全職員工外,也會僱用部分工時勞工。但你知道嗎?勞動部特別提醒,排(輪)班之部分工時勞工,即使非每日出勤,只要雇主與勞工持續具有僱傭關係,就必須於勞工到職當日申報參加各項保險,並持續投保至離職為止。
人資部門在處理勞工保險加保作業時的關鍵注意事項有哪些呢?
一、別被「省保費」的迷思綁架:持續加保才是王道
排班制部分工時勞工最容易讓人產生錯覺的地方,就是以為可以按出勤日數來決定加保天數。「一個月只上15天班,為什麼要保30天?」這種想法看似合理,但其實完全錯誤!
只要勞雇雙方維持僱傭關係,就必須持續加保,這不是建議,而是法律的硬性要求。
讓我們看看勞動部的實際案例:阿芳自1月1日起受僱於某飯店擔任房務人員,每週依飯店安排排班4天。雖然阿芳不是每天上班,但雇主持續排班指派工作,雙方持續具有僱傭關係。依規定,雇主應該從阿芳到職當日(1月1日)就申報加保,並持續投保到她實際離職為止。
記住這三個關鍵重點:
• 判斷標準是「僱傭關係是否存續」,不是出勤頻率
• 加保起始日是「到職日」,不是首次出勤日
• 保險效力要涵蓋整個在職期間,包括沒出勤的日子
想像一下:如果阿芳在休假日突然生病住院,沒有勞保該怎麼辦?
二、違法的代價比你想像的還要慘烈:勞檢重罰、ESG風險、雇主品牌危機
「反正沒被查到就沒事」這種僥倖心態,在現今勞檢頻繁、ESG當道的時代,可能讓企業付出慘痛代價。當你採用「出勤日加保、同日退保」這種錯誤做法時,等於是在玩火。
新世代的違法風險:不只是罰錢這麼簡單
在永續經營與企業社會責任備受重視的今天,勞工權益違法不再只是單純的法規問題,而是攸關企業生存的ESG風險。投資人、消費者、求職者都在用放大鏡檢視企業的勞資關係,一旦被貼上「血汗企業」標籤,後果不堪設想。
勞動部日前發布的新聞稿中,提到多重處罰不可不知:
第一擊:勞工保險與就業保險罰鍰 依《勞工保險條例》及《就業保險法》規定,處應負擔保險費金額的4倍及10倍罰鍰!
第二擊:賠償責任 勞工因此受到的所有損失,都要由公司全額賠償
第三擊:職災保險重罰 依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》規定,2萬到10萬元罰鍰,而且還會被公開違規事項
一位連鎖餐飲業的HR經理曾經分享:「當初沒有注意到這項規定,結果被勞動檢查重罰10幾萬!更慘的是被公布在勞動部網站上,網路聲量全是負評,徵才也增加許多困難,應徵者一查到我們公司的違規紀錄就會抱有疑慮…」

數位時代,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放大效應:
- Google搜尋:企業違規紀錄會被永久保存,影響雇主品牌
- 社群平台擴散:員工會在各種社群平台分享負面經驗
- 媒體關注:嚴重案例可能被商業媒體、勞工媒體大篇幅報導
看似精明的「節省成本」策略,在數位化、透明化的商業環境中,實際上是把企業推向懸崖邊緣的危險行為。
ESG時代的新挑戰: 現在的企業不只要面對法規遵循壓力,還要承受投資人、消費者、員工的多重檢視。一份永續報告書、一次公司治理評鑑,都可能因為勞工權益問題而全盤皆輸。
三、小心那些「聰明」的規避手法
市面上總是有一些「專家」教你如何「合法」規避保險費用,但這些做法往往都是違法的!
這些常見違法手段千萬別碰:
- 按出勤日簽訂一堆短期勞動契約(表面看起來沒有持續僱傭關係)
- 利用排班空檔期間故意「中斷」僱傭關係
- 要求員工配合「假離職、真續聘」的荒謬操作
- 把明明是僱傭關係的工作包裝成承攬關係
建立你的防火牆檢核機制:
- 定期檢視勞動契約,確保明確約定僱傭關係的持續性
- 審查排班制度,確認沒有刻意規避保險義務的設計
- 每季稽核加保狀況與實際僱傭關係是否一致
- 教育第一線主管,避免「好心幫忙省成本」的錯誤操作
記住:沒有什麼比合法經營更划算的事了。
四、這不只是法規遵循,更是企業價值的展現
也許你會想:「保險費真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,尤其是部分工時員工那麼多…」但換個角度思考,持續加保保護的是什麼?
對勞工來說,這是生活的基本保障:
- 醫療給付:即使在休假日生病或意外,也有完整保障
- 現金給付:傷病給付、生育給付等重要生活支援
- 職災保護:從通勤到工作,全方位的安全網
一位零售業的兼職員工曾經說:「雖然我只是打工,但知道公司幫我保勞保,讓我覺得自己真的是這個團隊的一份子,不是可有可無的臨時工。」
對企業來說,這是雇主品牌的基石: 優秀的企業把員工保險視為基本的照護責任,而不是可以節省的成本項目。當你的競爭對手還在斤斤計較保費時,你已經用完善的保障制度建立起員工忠誠度,這就是差異化競爭力。
五、善用人資系統科技,讓合規管理變簡單
複雜的法規不代表管理一定要很複雜。聰明的HR懂得運用系統化解決方案,讓科技成為合規管理的最佳助手。
場景重現:沒有系統的痛苦日常 還記得那位零售業HR嗎?每個月要花大半天時間核對Excel班表、紙本打卡紀錄、各式請假單…「到底小華這個月上了幾天班?他的勞保有沒有斷保?加班時數有沒有超標?」光是人工計算就讓人頭昏腦脹,更別說還要擔心算錯被罰款。
HR Max人資系統的合規檢核神功能:
- 系統自動紀錄每位部分員工的僱傭關係狀態
- 一旦偵測到應為雇傭關係卻無申請勞保,儀表板會有提醒
- 防止人為疏失造成的斷保風險
- 自動計算每位員工的週工時、月工時
- 即時提醒超過法定工時上限的排班安排
- 變形工時制度下的彈性時數管理,確保符合勞基法規定
- 法規更新即時提醒
HR Max人資系統會持續更新勞動法規資料庫,當相關法規異動時,系統會主動提醒HR調整作業流程。一位製造業HR經理分享:「之前每次勞檢都心驚膽跳,現在有了HR系統的合規檢核功能,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:『我們的勞保、工時管理都符合法規!』」
利用HR Max打造你的數位化合規防線:
- 智能SOP建立:系統根據法規自動建立排班制勞工加保的標準流程
- 異常狀況預警:系統24小時監控,發現異常立即通知相關人員
- 合規報表一鍵產出:隨時可產出完整的保險投保狀況報表,應付勞檢無壓力
系統化違法風險檢測清單:
✅ 勞保合規檢核項目
- 部分工時員工是否從到職日開始持續加保?
- 排班空檔期間是否有不當退保情況?
- 員工實際離職日與退保日是否一致?
✅ 工時合規檢核項目
- 每日工作時間是否超過上限?
- 每週工作總時數是否符合法規?
- 加班時數累計是否超過每月上限?
- 連續工作日數是否違反變形工時的原則?
實際效益數據分享,根據導入智能HR系統的企業回饋:
- 違法風險降低95%:自動檢核機制有效預防人為疏失
- 勞檢準備時間縮短80%:完整的數位紀錄隨時可調閱
- HR工作效率提升60%:從繁瑣的人工檢核中解放
現代化的HR Max系統更進一步,讓員工也參與數位化自主管理,可以讓員工透過手機App隨時查看:
- 每月班表工時與出勤統計
- 特休剩餘時數與出勤紀錄
- 薪資明細與各項扣繳資料
合乎法規不是單只是成本,而是長期競爭力
排班制部分工時勞工的勞保加保作業看似複雜,但核心邏輯其實很單純:「僱傭關係存續期間,就要持續加保」。
對於現代HR來說,深入理解相關法規不只是專業必備,更是保護企業、維護員工權益的重要使命。透過建立標準化流程、善用科技工具,以及建立檢核機制,你不只能讓公司遠離法律風險,更能為員工提供安心的工作環境。當其他企業還在「省小錢、冒大險」時,你已經用合法的持續加保建立起企業的永續競爭力。
真正聰明的HR,不是想方設法規避成本,而是把合規當作企業價值的基礎建設。因為在這個人才稀缺的時代,能讓員工安心工作的企業,才是永續經營的最大原則。
文章首圖:Canva AI生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