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聽到「反思」,你是否也直覺聯想到「檢討」、「自責」、「找缺點」?其實真正有價值的反思,不是讓你否定自己,而是幫你從經驗、想法、甚至過去的黑歷史中,找出那些別人奪不走的「有物」──你的經驗、才華、直覺與價值觀。這篇文章用溫柔且實用的語氣,帶領你重新定義反思,幫助你打開屬於自己的人生寶箱,發現活得淋漓盡致的關鍵資產。

文/ 山田智惠、圖片/Andrea Piacquadio

編輯整理 /104高年級

「反思」並不是要自我責備,而是發現別人拿不走的無形資產 

「我準備得不夠,我會再改善。」「我沒有考慮到對方的心情,平常就該多留意才是。」一聽到「反思」這個詞,你是不是覺得就是要反省自己,像上述的句子一樣找出自己「哪裡做不好」呢? 

應該不少人都有過這種經驗。學生時期得向老師、成為社會人士後得對上司敘述自己做不好的地方。雖然這種類似反省會的反思,也有人視為是謙虛的舉動,可是對許多人來說,卻是喪失自信的時刻。最重要的是,一點都不開心。 

要找出自己的缺點、做不到的事,還要找出背後的理由,這段時間就像拷問一樣。 

也難怪人們光聽到「反思」就覺得「今天好累,拜託放過我吧」。其中,也有人會變得像黑心公司一樣,給自己絕對做不完的大量任務,再一直責怪自己,「又沒做完!你怎麼那麼懶惰!」 

這些小劇場都在心裡面發生,別人是看不出來的。所以不但沒有人能阻止,還容易變本加厲,甚至連做夢都會一直碎念、自責。一聽到「反思」就覺得很難的人,通常都是因為心裡已經有這些刻板印象。讓我們一起來推翻「反思痛苦又無聊」的印象吧。絕對不是要請大家「修正缺點」或「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」,而是請大家找出自己的「有物」,將「自己」這塊材料發揮到淋漓盡致。 

你在筆記本寫下的字句中,潛藏著許多「你該如何生活」「正在煩惱什麼」「具有哪些才能」「擁有哪些緣分」等重要的人生線索。稍微研磨,就有如鑽石般的緣分;分開看如沙金般微小、但累積起來卻像金塊一樣的經驗;用漂亮的畫框裱起來、稍作妝點後看起來像是名畫般的點子—這些都是你的「有物」。 

試著反思、回顧之後,應該就能發現你早就擁有一生都用不完的眾多資產。 

一講到資產,或許會讓人聯想到金錢。但金錢也有脆弱的一面,一下子就消失了。 

我在父親的公司進行企業重整時,驚訝地發現原來金錢、社會信任及人際關係,都會在一瞬間消失。俗話也說,無錢就無緣,一點都不可靠。 

當時我以為失去了一切,實際上並非如此。我還保有自己的經驗、智慧、想法等所謂的有物,它是能讓人生東山再起好幾次的可靠資產,沒有人可以奪走。重要的是明確自覺到自己擁有哪些資產,不能只是「一知半解」。因為必須要先有自覺,才有辦法任意運用資產。 

舉例來說,假設你非常適合穿白襯衫。如果你自覺到這一點,就能選擇「在重要的日子穿白襯衫」。可是,如果你沒有自己適合哪種襯衫的自覺,或許就會照那天的心情穿上藍襯衫。沒有自覺的話,只能依賴「偶然」來發揮自己的優點。接著,你應該會發現,連那些想遺忘的黑歷史都是重要的資產。 

我曾經在九年內,從未對任何人透露過全家失業這件事。因為我認為若讓別人知道,對我來說只有壞處。不過到了現在,只要在演講上談到這個經驗,它就會成為我感動人心、給人「勇氣」的資產。雖然是人生跌到谷底的經驗,但如果沒有這個經驗,我也寫不出這本書。原先以為是黑歷史的事件,往往會變成自己的無價之寶。你的「有物」都是資產,完全不需要謙虛。仔細翻找寶箱的各個角落後竭盡所能吧。 

我認為運用自己擁有的一切,等同於活得淋漓盡致。 

節錄自:方智 《反思筆記》,作者:山田智惠,譯者: 高宜汝

高年級不打烊】好友募集中!活動優惠、最新資訊不漏接,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▼

★追蹤【高年級】粉絲專頁,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